close

 

今天的京都仍是陰天, 但好險並沒有下雨, 

午後, 因為小冷還是有工作在身, 

所以我一個人獨自前往醍醐寺, 

因為醍醐寺路程較遠, 所以騎著小藍到二条城前搭乘地鐵,

雖是周日, 但是二条城站卻完全沒有乘客,

只見空空的月台...

搭乘了約半小時的地鐵, 就到了醍醐站, 

循著路標, 走個十來分鐘, 就會到達醍醐寺,

猶記得上次來醍醐寺時,恰是賞櫻時節,

人滿為患, 根本不用看路標跟著人群就行了.

這回來到醍醐寺,既非賞櫻也非賞楓季節, 

果然就完全不見人群, 周遭遊客稀稀落落, 

大多看起來是附近住戶,前來爬山或是散步,

雖說賞櫻時節,醍醐寺的確美的夢幻,

但這種少人的陰雨天, 靜謐的氣氛, 

也讓人更能感受到佛教聖地莊嚴之感.

醍醐寺主要是由理源大師聖寶於公元874年在醍醐山建立廟宇,

並供奉兩座觀音於內.自創建以來,因為醍醐.朱雀.村上三代天皇

皆為信徒, 相繼興建堂室佛塔, 因此形成了連貫山上山下的寺廟群,

尤其是公元951建成的五重塔更是著名.

而醍醐寺又可分為山上的上醍醐與山下的下醍醐, 

本次我所主要的遊歷地區是下醍醐, 

下醍醐一區, 共有三個主要參觀地方: 三寶院.總本山醍醐寺.靈寶館,

而我挑了三寶院與總本山醍醐寺為這次的造訪地點...

三寶院是歷代住持居住的本坊, 這裡的三方院庭園保持了桃山時代的華麗氣氛,

是由"豐臣秀吉"在他晚年1598年時,

與家臣及親屬等千人隨同舉辦的"醍醐賞花會"時設計的.

而模仿此一古代盛事而年年舉辦的"豐臣秀吉賞花巡遊", 更是櫻花季時一大盛事.

可惜的是,三寶堂並不開放攝影, 

所以只能以雙眼驚嘆這造景之美,

幾個主要的房間: 葵間.秋草間.赦使間....間間都有細緻壁畫,

葵間描繪京都三大祭典:葵祭.祇園祭.時代祭, 雖有些許模糊, 

但仍讓人覺得其栩栩如生, 就似"清明上河圖"一般,將當時代真切的描繪出來.

秋草間,望文生義, 即是描繪秋天七種花草點綴在原野上之美.

赦使間,則是長谷川等柏畫派的作品,為桃山時代的代表作,

此外其他各院, 不論隔扇或是牆壁, 都是精緻的畫作啊, 

尤其坐在表書院, 坐望戶外的庭園,更是美不勝收, 

現在是夏季, 所以是純粹的綠, 

若是不同季節來此觀看, 一定更加令人驚艷~

在悠閒的欣賞完豐臣秀吉的美麗庭園後, 

即前往今天另一個遊覽重點--總本山 醍醐寺,

沿途還是一樣, 沒有遊客:P

走進總本山 醍醐寺, 有許多歷代天皇所建之佛堂.

此一五重塔為憑弔醍醐天皇的寺院, 由第一皇子朱雀天皇開工所建,

直到第二皇子村上天皇歷時五年方才完工,  

五重塔高約五米, 塔頂上的相輪約十三米, 

相輪占塔三分之一, 介紹上說能給人一種安定之感,

正當我在努力的拍攝背光的五重塔時,

來了一位和藹的日本歐吉桑, 開心的跟我攀談了起來, 

雖然我已經用超破的日文告訴他, 我聽不懂日文,而且我是台灣人,

他還是開心的繼續用日文跟我聊天 ~~:P

大概只能從少數幾個單字稍稍理解, 

歐吉桑相當的推崇五重塔, 沒聽錯的話, 

他說他每天都來參拜~~~~

似乎是說能有一種心靈平靜之感啊

雖然語言不通, 但是還是覺得很有趣啊 ~:)

  

金堂                                                                             不動堂

金堂,則是根據醍醐天皇願望於926年所建,當時稱為

釋迦堂, 原堂已被燒毀, 現在所存的金堂為豐臣秀吉

所建, 金堂為醍醐寺中心堂, 安放藥師如來坐像是醍醐寺的本尊

不動堂則是以不動明王為中心,安放五名明王.

 

另外,弁天堂則是這裡最美的風景, 此弁天堂主要是供奉掌管音樂等藝術的女神弁天才,

弁天堂真的很美, 綠水環繞, 火紅的弁天堂倒映在湖水面, 實體與倒影相呼應,美不勝收,

若是秋天楓紅, 這裡的景色就更令人讚嘆....

逛完了下醍醐的主要景點後, 來到了上醍醐的入口_成身院, 通稱"女人堂",

現在的本堂為江戶時期所建, 而在本堂前則供奉著不動明王, 理源大師, 彌勒普薩,

役行者,地藏普薩等....

由於上醍醐,山勢較陡, 又多在整修. 所以就在此結束了我的醍醐寺之旅,

再次搭乘電車回家了~~~

P1010378.JPG 

回家後, 享用了小冷的"韓式烤飯", 真的有鍋巴喔~~~

超好吃~~~: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hoebelin1024 的頭像
    phoebelin1024

    貓頭鷹飛翔日誌

    phoebelin10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